书画文艺 影视传媒 民俗工艺 收藏拍卖 国内 国际 拍卖预展 拍卖结果
2007年活动 2008年活动 2009年活动 书画 艺术 领导关怀 国家级文化大师悉心指导 全国巡回采风交流纪实
会员登录  
书画艺术  (122)
文化传媒  (4)
影视演艺  (0)
工艺美术  (0)
雷珍民
简要介绍
 
相关资料

  雷珍民,号雷工,雷公,1946年生于陕西合阳世代书香之家。4岁始随祖父习字,反复临写历代名帖,研读文学书著,并揣摩、钻研、领会,曾受教于赵朴初、卫俊秀、刘自椟、邱兴、叶浓、曹伯庸等大家。遍临名帖,兼工各体,尤擅楷书、行书,风格劲健飘逸,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现系中国书协理事、陕西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书协主席、陕西国画院副院长、陕西慈善书画协会会长、陕西书画院院长、陕西文史馆馆员、西部名流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邀顾问、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出版有个人书法集《滴水穿石》,诗集《静水深流》等。 

落墨见高襟

        ——解读雷珍民 

                                         作者:靳光耀耀                                                                                        

走在大街上,书法家题写的牌匾和亮丽的市景融为一体,为物质文明平添魅力,令人赏心悦目,出现频率高的有雷珍民书法,这是现代文化流行的时尚标志。走进寻常人家,大堂里高挂的不是领导画像,而是书法绘画,悬挂雷珍民作品的人家,表明对雷公的欣赏认同,这是对书法国粹的珍爱;到景区旅游,你会遇到各种书法刻石,雷珍民的书法赫然入列,叫人感奋,这是今人不朽的传世形态;如果出国,哪位书家作品被收藏,就是为国增光,而雷珍民则更进一步,为日本《中学生书法教育课本》书写范本……这就愈发不同凡响,展示中华软实力了。

也许有人会不服“抬杠”,反问:天下能写字的很多,为什么不及雷珍民如雷贯耳?他凭什么让人珍视而走红?他又不是胡锦涛、奥巴马,或者姚明、章子怡,他不能强制影响,没有表演、体育天赋,也没有写畅销书、拍大片,长相一般,更无绯闻,何以脱颖而出,横空出世?

这需要慢慢解读。

    雷珍民,号雷工,雷公,1946年生于陕西合阳世代书香之家。4岁始随祖父习字,反复临写历代名帖,研读文学书著,并揣摩、钻研、领会,曾受教于赵朴初、卫俊秀、刘自椟、邱兴、叶浓、曹伯庸等大家。遍临名帖,兼工各体,尤擅楷书、行书,风格劲健飘逸,平和简静,遒丽天成。现系中国书协理事、陕西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书协主席、陕西国画院副院长、陕西慈善书画协会会长、陕西书画院院长、陕西文史馆馆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出版有个人书法集《滴水穿石》,诗集《静水深流》等。

如此算来,先生从1950年开始习字,和共和国一道积累进步,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试问谁能匹敌?而且受教的都是大家名师,机遇、勤奋再加个人天赋,又有谁人超越?遍临名帖,集百家之长,还有谁出其右?没有。

因此,雷先生半世纪里,以滴水穿石精神,挥毫不息,面壁临池,达到如此境地。可谓水到渠成。外界流传的书法作品,只是他厚积薄发的点滴展露,因此带来的荣誉,是社会的肯定。但雷先生依然保持平常心,书法境界高深莫测,深得各界追捧,说一字千金,未免世俗,而静水深流,引领当代书法大潮,已经不是虚言了。

近期出版的《今传媒》杂志,连续大幅刊登了雷珍民的作品,可谓字字珠玑,篇篇精彩。其中《书法发展史》、《由今楷之提出 联想到唐楷之失落与不可忽视》,既可以看做书法作品,又可看做论文。感觉像原始手稿,以传统经典方式传递思想,是难得的书论和书品的结合体。

《书法发展史》用隽永灵动的行楷,娓娓叙述了自秦李斯小篆开始,书法“始于秦、兴于晋、法于唐、流于宋、规于明、盛于清”,认定“王羲之父子、钟太傅、夫人等”之作用,及“欧阳询,颜柳为首的士大夫规范书写行为”,宋代“苏黄米等”的突破,元代赵子昂流于轻弱,明代四大才子为代表的才人书法派浪漫无羁,董其昌为首的仕宦派倡导的“馆阁之风”,影响到前清,再到“尊帖”和倡导“碑学”,代表人物有包世臣、何子贞等,一直到康有为、吴昌硕等,都“尊晋魏与宋诸家”。

先生用简约的笔墨,勾勒了千年书法史,读之,不能不叹服,一个书法家的文化见解和功力。同时也在品味联想,先生的用笔是谁的风格?他的行楷有馆阁体的规范,有碑帖的庄重,有才子书生的自在,抑或融进了众多先贤大家的笔触?总之,观看先生的书品,美仑美奂,感觉像看杨丽萍的舞蹈,或者武林高手过招。静则如水碧透,动若金戈铁马,是如此和谐精到,如此灵秀天然,仿佛那字是长出来的,每个字,每幅作品都有个性和生命一样。

如果说《书法发展史》是先生对历史的回望,那么,他的《由今楷之提出 联想到唐楷之失落与不可忽视》,就是对现实的回应,是关于楷书的研习指南,是先生成功的实践结晶。字体比《书法发展史》遒劲,书写方式也按现代左右排列,给人以现代感、创新感。亦可作贴。

文中,先生从正书谈起,认为篆、隶、楷为正书,纠正了马英九的“识正书简”片面误导,马英九的所谓正体,其实是繁体而已。在论及今人研习楷书的途径时,先生提出“唐为楷范”说,认为,“习书者先唐后魏”,“先收后放,先严后松(宽),先方后韵,方能汲优革短”,认为当今书家,“当在传统正书法则熟驾而后,再作改革立新”。先生针对有人认为唐楷“约制书家自由”展开论述,指出“唐楷之可贵、可学,犹如体育、武术与曲艺界之种种高难动作”,“不可率意为之,此种经验之模式又成为后学之示范”,唐楷“优在形美”,列举欧体、颜体、柳体及诸多书法优秀群体,他们为后世楷书树立了规范,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客观的指出了唐楷的局限性。

这就是陕西省书协主席的思考高度,他的论文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尤其是作为唐代都城的西安,如何延续书法辉煌?每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书家,都在想,如何站在历史的高坡上,继往开来,交出无愧古今的答卷?显然,先生以自己的实践和成就,走在今楷的前列,成为秦人书界的旗帜和骄傲。

尽管如此,先生依然保持文化人的谦逊和低调,潜心学问,甚至为学生题跋,也认真严谨,以身作则。提及自我时,辄小楷“予”字再缩一倍,退居侧位。如此落墨之细节,既是自谦,又是章法,还是为人之体现。由此,我想起先生书写清代大儒高凤翰的一句诗,道是“不抱云山骨哪成金石心 ,自然奇节士落墨见高襟”。这是对书画的感悟之言,也可以理解为,先生对自己书法成就的借题总结。他的笔墨在默默传递奇士的高襟神韵,传承千年历史旋律,并以此弘扬汉字的神圣,感染熏陶着每个人。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亲切接见雷珍民老师

西部名流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王观政与雷珍民老师合影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标题
内容
表情
 

Copyright © 2009 mingliushuhu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西部名流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陕ICP备09013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