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文艺 影视传媒 民俗工艺 收藏拍卖 国内 国际 拍卖预展 拍卖结果
2007年活动 2008年活动 2009年活动 书画 艺术 领导关怀 国家级文化大师悉心指导 全国巡回采风交流纪实
会员登录  
书画艺术  (122)
文化传媒  (4)
影视演艺  (0)
工艺美术  (0)
周延波
简要介绍
 
相关资料
   周延波:湖北光化人,大学本科学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中共党员,副教授职称,现任西安思源学院院长。西安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及西安市人大内务及司法委员会委员。
  1984年,周延波同志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团工委书记、系办公室主任、交大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等职务。1998年与西安交大产业集团共同创建了西安思源学院。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周延波同志继承和发扬西安交大的优良传统,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突出的创新能力,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对民办高教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坚持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为西安思源学院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使西安思源学院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 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本科院校行列。
  周延波同志多年来获得了中国首届杰出民办教育家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杰出校长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陕西省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创业奖全国杰出民办教育家等荣誉称号。20074月,被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表彰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省劳模)2008年光荣当选为陕西省北京奥运火炬手。在他的领导下,西安思源学院先后荣膺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创新能力培训示范单位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中国十大万人著名民办高校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省级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40多项殊荣。
  周延波同志不仅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管理经验和领导才能,而且在民办教育的理论研究中也有着独到的见解。由他主编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一书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并且在权威报刊相继发表了《在创新中实现民办高校跨越式发展战略》、《徐特立早期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代观》、《创新建校与创新育人》、《坚持依法治校,塑造规范办学的典范》等论著,对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政府有关领导和教育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点石成金看思源

                                                                                             

   来过思源学院的人,都会为思源的优美环境折服,感叹这是一个奇迹,一定有高手操作。好像当年,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造就了深圳特区,那么,这位在西安东原上划圈的人是谁?他又如何让思源成为白鹿原上的王者?让环境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和谐环保绿色校园,成为独具魅力的民办高校的呢?

                                                   ----------题记

    多少年前,原上,一直是个枯焦之地——旱原、干原、荒原,跟着来的就是贫瘠、落后、不适合人类居住…..久远的荒蛮不必描述,八十年代流行的一首歌,唱出了高原的无奈与期盼——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日头从坡上走过 /照着我的窑洞 /晒着我的胳膊 /还有我的牛跟着我、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 /祖祖辈辈留下我 /留下我一往无际唱着歌 /还有身边这条黄河 /哦 哦哦哦哦
   
西安东方的黄土高坡俗称东原、狄寨原,从它身边流过的河流叫灞河。这里高出市区200多米,像古城的一道自然高墙,俯视着城里的繁华,安守着老实的贫瘠;也像西安的脊梁,它高高的屹立于这个十三朝古都的东方,抵挡着历史风雨,让世人吟咏:“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的风雅;八水绕长安,留下丰美,却绕过了原上,空余苍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离离草与野火,是原上特有的景象。古人、今人看惯了它的枯荣,看惯了每天新的太阳从原后爬升,而不变的还是浑厚的土原……终于时间来到90年代,这里的人们开始利用高原,既然不能耕种,那就以此做窑场,烧砖制瓦,降低它的高度,也许是个好办法……可是,高原环境因此变得更加脆弱,水土流失加剧,生活在原上和原下的人们全部受到威胁:天晴扬尘,天雨防洪……

狄寨原,似乎成为难以化解的难题,又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

此时,一个人看中了狄寨原,他是教育家周延波。

周延波看重这里,是源于陈忠实的名著《白鹿原》,还是他的独具慧眼?没有人深入了解。但是,周延波显然是深谙这片热土的潜在价值;更现实的是,当时思源学院的前身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培训中心已经形成规模,急需扩大发展,然而,办学场地受到限制。交大东方这片高地,自然引发他的关注:这里由于缺水,不宜耕种,农民看不上;由于交通和环境偏远,房地产、公司企业看不上;由于位于高高的黄土高坡上,只能退耕还林还草,它几乎成为文明的孤岛。相应的,土地价格较低,对于创业伊始,急需发展空间的民办院校,是一种诱惑,也是合理开发的契机。

周延波曾独自来到原上考察:天高云淡,皇天后土,让他激动。但是废弃的窑场满目疮痍,破碎的原野沟壑纵横,几个荒村,屋破树矮,一片萧条景象。这就是陈忠实先生描写的白鹿原吗?这里还会有象征祥和白鹿精魂吗?

周延波陷入沉思。这里没有嘈杂,没有污染,没有纷扰,空气清新,开阔独立,举目西望,古城尽收眼底,尽管交通不便,水源困难,但是,一切可以改变!他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要设法改变荒原形象,让这里成为教育高地,成为莘莘学子的起飞点!

可是,他能不能点石成金,实现美好的愿望呢?

许多人在观望,更有人担心,世代在此的农民,奈何不了高原,你周延波有啥法宝,能确保生态与教学的双赢?

周延波勇敢的进驻了狄寨原——白鹿原,开始了亘古未有的创造!2000年,西安思源学院校区破土动工,开始在白鹿原上建设,发展。

饮水思源,要发展,先要解决水源问题。

过去,原上村民多是从原下拉水,也有人用窖水,思源学院的入驻,为他们带来希望。由于思源学院是上原办学第一家,城市自来水管网没有预设,打井就成为必然。在高原打井不易,动辄井深200,需要成本很高。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思源先后打井4眼,解决了水源问题,周边村民也因此受益。

如何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学院领导提出了新校区总体建设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使有限的水得到充分循环利用,保障校园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污水零排放。

思源制订了 “开源节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综合利用”的原则,在当时办学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学院多方筹措资金,从2000年开始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人民币,修建了学院的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的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等一系列的节能环保配套设施,使学校从开始就步入科学环保的发展轨道。

思源学院打井开源的同时,污水处理站也于2001年建成,它位于校区最低处,所有污水要经过此处过滤、净化。处理后的中水化学需氧量COD指标从处理前的400mg/L,下降到处理后的60mg/L,每年可减少排放COD200多吨。处理后的中水经提升泵加压,全部进行二次再利用。其中70%用来冲洗厕所、28%用于浇灌绿地、2%用于景观喷泉、清洗道路、建筑施工等等。在做好中水回用的同时,学院还铺设300多米专用管线,将大约2万平方米范围内天降雨水,以及一座1800立方米的游泳池、三座600立方米的景观喷水池定期换下的水,利用地势落差和水泵全部收集起来,同处理过的中水混在一起加以二次利用,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水资源近10万立方米。

由于水源保障,节能与循环发展就是情理之中。先是校园植被好了,草绿花红,一派生机。校园的植物多达百余种,形形色色的植物无意间形成一个浩大的标本园林,像一个植物教学实验基地,也像园林馆,更是天然氧吧。它让校园诗意盎然,鸟语花香,多姿多彩。思源湖积存的中水里,睡莲曼妙,游鱼可数,学生们在湖边漫步,感受到高原节能产生的奇迹;自动喷灌系统,让草坪格外美丽,树木分外茂盛,那是中水的妙处——含有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校园景致成为思源骄傲。“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成为现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成林的环境,契合了思源的教育理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学院在校人数从万人、2万人、3万人递增,随着人口密度增大,学院在相应的加大了环保投入,加强中水、雨水的合理再利用,使学院解决了用水与排水难的矛盾,还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节省了开支。据统计,包括雨水在内,每年节省的水量达90多万立方米,占全年总用水量的53%,学院每立方米中水的制水成本只有0.8元人民币,比西安市区行政事业单位3.85/立方米的自来水费,一立方米要节省3.05元。以此计算,一年可节省275万元人民币,不用三年时间,即将全部投资予以回收。这是经济账。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学院的实习基地,学子们因此感受到环保的作用,对环境、社会影响深远,潜移默化的优化了学生的环境观念,当学生走进社会,环保观念会开花结果。

不仅如此,教务处制定了相应的环境教育计划,开设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课时为24个学时,内容以当今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结合学院自身特色,请有关专家和学者进行授课。另外,大学生自发成立了环保协会组织,利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时机,结合在校园中开展的创建文明校园、绿色学校等活动,组织讲座、论坛,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充分发挥校报、学报、简报、广播、网络、板报、展板等舆论宣传工具,每年在校内外举办数次大型环保宣传活动,把有关环保的知识与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开展创建绿色文明校园活动所取得的成就等向广大市民和师生积极进行宣传。校团委组织的“喇叭队”每日定时在校园内进行宣传,告诫大家要爱护学院的一草一木,珍惜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意识。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活动,使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栽下梧桐树,就有凤凰来。思源学院作为高校环保典型,受到各界重视。200991,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兴致勃勃地来到这里参观,高兴地与该校环保协会的大学生们合影,称赞思源的环保教育,对思源生态环境深感满意,仔细询问了思源学院污水处理和西安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有关情况。引起社会关注,这意味着思源做好水文章的实践得到肯定。

环境好了,魅力显现。

如今,思源已是白鹿原上的最亮丽风景。为此学院先后荣获 “西安市花园式学校”、“ 西安市园林绿化先进单位”、“西安市环境友好型单位”“ 西安市节约用水先进单位”、“ 西安市十大和谐校园”、 “陕西省绿色大学”、 “全国城市节水优秀范例奖”等多项殊荣,成为中央及省市多家新闻媒体的环保、教学热点跟踪对象。每年慕名而来视察、参观的社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有思源领头,以及白鹿原办学的成功经验,就有了示范效应,近十所大学先后跟进,形成了白鹿原大学城,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教宝地。而且,整个白鹿原变得俊秀翠绿,成为灞桥区发展绿色农业的一个新亮点,开发旅游观光的新景点,这超于了周延波事先的臆想。这其中的生态效应更有典型意义,引发环保部门的重视。陕西的“蓝天绿地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都有思源学院的积极参与,都有思源的有益贡献。

   现在,成功的思源学院早已跻身中国十大民办院校行列,校长周延波喜欢站在楼上俯视,看绿树茂竹掩映的校园里,学生穿行其间;点石成金的雕塑前,学生们摄影留念;或者看见思源湖的喷泉折射出美丽的彩虹;听读书声朗朗的从园林后传递出来…...他感到一种由衷的欣慰。他提出的办学方针,其中有一条,为社会创造和谐!这人与校园和谐,校园与环境和谐,不正是他的理想吗?这种景象,不就是白鹿精魂吗?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标题
内容
表情
 

Copyright © 2009 mingliushuhu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西部名流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陕ICP备09013427号